淮南三叛(二十三)三国规模最大的一战
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
↓↓↓
前文在这里
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(1-13)
淮南三叛的寿春之战是整个三国时期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场战役。其中魏军多达二十六万,淮南军接近二十万,而东吴援军也达到十万有余,三方总兵力为五十万以上。
大战旷日持久,前后进行了足足十个月之久。因此无论从投入兵力角度还是持续时间角度,都已经超过了后来晋灭吴的战役。
诸葛诞257年5月起兵后,消息传很快到洛阳,司马昭和他的智囊团们立刻开始制定策略。对于诸葛诞的叛乱,其实司马昭早有心理准备,在朝廷下诏徵诸葛诞入朝的时候,这个结局就是注定的了。
或者说这很可能是司马昭故意逼反诸葛诞,目前他在淮南时间还短,根基也没那么深,若是拖得久了被他站稳脚跟则危害更大,这叫两害相权取其轻。
前一年邓艾在段谷之战大破姜维,一扫洮西大败的颓势,曹魏西线基本已经没有大碍了,司马昭可以投入全部力量解决淮南问题。
经过一番评估,司马昭认为:以他对诸葛诞的了解,对方一定会吸取当初毌丘俭的教训,不再深入冒进,而是会固守淮南,等待东吴援军,进行长期抵抗。
从实力来看,诸葛诞这几年招兵买马,拥兵近二十万,再加上东吴的援助,总体实力是当初毌丘俭的三倍以上。
兵力有差异,客观环境有差异,自然打法也有差异。毌丘俭只有六万军队,而且没有外援,一旦打起持久战就是死路一条,而这正是司马师对付他的办法。所以毌丘俭除了孤军深入,速战速决以外没有其他选择,他当时的处境是非常被动的。
而诸葛诞就主动多了,他兵力更强,也有外援,和朝廷的实力差距要小得多,他有资本打得更保守一些,因为他有长期作战的本钱。
在这种背景下,诸葛诞要是像毌丘俭一样迅速北进中原,那反而对他不利。因为如果出兵少了就会步了毌丘俭的后尘,而出兵多了则会拉长补给线给对手可趁之机,无论哪样都不是个好方案。因此不如依托寿春坚城主场作战,并且打持久战,把上面那个难题留给司马昭。
司马昭虽然准确地判断出了诸葛诞的意图,但这并不能对解决问题起到太多帮助。对于一个实力差异不大,且战术上注重求稳的对手,那就只有硬碰硬一条路了。
之前毌丘俭是“寡而速”,朝廷面对的困境是眼前的,因此邓艾第一时间堵住乐嘉并拖慢节奏是正整场战争的点睛之笔;而诸葛诞是“多而缓”, 朝廷面对的困境是长期的,好处就是眼下并没有太大威胁。
在这种情况下,司马昭可以从容应对,他有充足的时间征调一支在整个三国史上规模空前的庞大军队。
帝曰:“诞以毌丘俭轻疾倾覆,今必外连吴寇,此为变大而迟。吾当与四方同力,以全胜制之。”(晋书文帝纪)
但在司马昭完成集结之前,平叛大军的先头部队就已经出发了,主将正是在淮南二叛中立下大功的王基。
当时王基已经因功升任镇南将军领豫州刺史,都督豫州诸军事,成为地方上的实权将领。
在淮南二叛中,王基所部驻扎的地点南顿就是最接近淮南军大本营项县的,而这次他又成了急先锋,很快就进军到寿春城下,开始四面合围。
是时镇南将军王基始至,督诸军围寿春。(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)
当时司马昭的大军驻扎在项县,还没赶赴前线,因为怕王基在寿春的先头部队有闪失,于是命令他坚守不战。
时大军在项,以贼兵精,诏基敛军坚垒。(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)
不过王基属于战术比较激进的那种将领,之前淮南二叛时,他的进军位置就比司马师要求的更靠前,打得也更加主动,这次他同样想给自己加点戏,多次请求主动进攻。
基累启求进讨。(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)
当时从兵力角度来看,王基明显是少于诸葛诞的,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包围了对手,并且打算主动发起进攻,这明显违背了兵家之道。
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,倍则分之,敌则能战之,少则能逃之,不若则能避之。故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也。(孙子兵法谋攻第三)
王基当然不是失心疯了,因为他抓住了诸葛诞在心理上的弱点。
从战争的开局来看,诸葛诞做得算是相当不错了,他提前积蓄了实力,也肃清了内部,又找到了外援。在准备工作方面,他做得比王凌和毌丘俭都要好,他对整场战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,也制定了比较合理的策略,这也是他能坚持得更久的原因。
但随着战局的发展,诸葛诞就开始犯糊涂了。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,任何一个作战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虽说最初的计划是依托寿春坚城做长期抵抗,但是目前王基孤军深入,这是一个凭借优势兵力取得开门红的好机会。
但是诸葛诞竟然错过了这个机会,依旧抱着原定计划不放,眼睁睁看着王基完成了包围圈。或许是他对新招募的军队的战斗力信心不足,但是居然连尝试一下都不愿,这也有点保守得过头了吧。
那么王基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希望主动发起进攻呢?我认为他是打算用更加主动的姿态来震慑诸葛诞。
当初我们在分析司马懿平孟达时曾介绍过,司马懿仅用了十几天从宛城到达上庸,狂奔千余里,因此到达的必然只是先头部队,在没有完成主力集结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孟达出城迎战,他没有休整而是立刻发兵攻城,从而震慑住对手,给自己争取了时间。王基应该也是用的这个套路。
另一个原因就是粮食问题,诸葛诞在寿春囤积了大量粮草,足以支撑一年,而当初的孟达也是拥有一年的粮草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他们的保守心理,因为粮多而有恃无恐,不急于交战。
所以说王基也是个心战高手,他准确地抓住了对手心里上的弱点,在毫发无损的情况下成功争取了时间。
不过王基还没来得及取得进攻的授权,情况就发生了变化,东吴的援军赶到了。
当时东吴的执政者是孙綝,要知道他并非是通过功勋和资历取得的这个位置,而是兄长孙峻把权位传给他的。而孙綝又太年轻,威信根本就不够。从他上位后立刻有人起兵反对他这一点就能看出。
所以说孙綝目前最渴望的就是建立功勋提升威望,而诸葛诞在这个时候遣使来降对他来说就是雪中送炭。于是孙綝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、假节、大司徒、骠骑将军、青州牧、寿春侯。意思基本就是允诺在击退魏军后,他依旧是寿春的主人。
与此同时,孙綝命文钦、全怿、全端、唐咨、王祚众将,率领第一批援军三万人先行出发。
吴人大喜,遣将全怿、全端、唐咨、王祚等,率三万众,密与文钦俱来应诞。(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)
王基虽然包围了寿春城,但是他毕竟兵力少一些,包围圈没有那么严密。而寿春城北的八公山正是王基包围圈的薄弱之处。
在扬州混了多年的老油条文钦注意到了这一点,趁机带队翻山越岭进入了寿春城,和诸葛诞会合。
咨、钦等从城东北,因山乘险,得将其众突入城。(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)
其实我认为王基大概率是有意为之,就是要放东吴援军进城的,理由就是这支援军在城外的威胁反而要更大。
这三万人虽然不多,但它始终在周围虎视眈眈的话,对王基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。
而放这批人进城就不一样了,首先会免除外界的威胁,其次也加速了寿春城粮草的消耗。本来够二十万人吃一年的粮草,现在只够二十三万人吃十个半月了。而且这场战争也恰好进行了十个月左右。
最后一点也就是最关键的,因为东吴出兵太过仓促,第一批援军只是少量部队,而后面的援军还在路上,等它们会合之后,那就很难对付了。
现在把第一批援军放进城,让吴军两部分兵力分开,到时候等朝廷大军赶到,就可以专心对付后面的援军了。我认为以王基的眼光和智慧,做出这种部署是很正常的。
这时候东吴将领朱异率领的第二批援军即将到来,兵力也为三万人,已经抵达寿春以南约一百里的安丰城。而王基传记作安城,应该是同一地点。
朱异帅三万人屯安丰城,为文钦势。(三国志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)
或许司马昭考虑之前文钦的援军能翻越八公山进入寿春城,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,他下令让王基将军队调往八公山防守。
基又被诏引诸军转据北山。(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)
这个命令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司马昭的战术水平,跟他大哥相比实在差得很远。本来王基已经布置好了防线,也完成了包围圈,诸葛诞不敢轻举妄动。
在这种局面下胡乱调动军队,一旦让诸葛诞看出问题,和东吴里外夹击,王基可就凶多吉少了。诸葛诞和文钦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大将,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。
王基接到命令也是感觉头大,立刻上书解释,好在司马昭头脑还算清醒,取消了这个荒唐的军令。
这时候司马昭大军的集结也完成了,顺利抵达前线和王基会合。至此魏军的总兵力已经多达二十六万人,在实力上超过了对手。而诸葛诞也为他的保守付出了代价,现在他除了祈祷老天保佑外,已经没有取胜的机会了。
司马昭本人则坐镇距离前线不远的丘头。此时他的心中感慨万千,因为丘头对于司马家来说是个有重要意义的地方,当年司马懿就是在这里逼降了王凌。如今自己统帅大军,沿着父亲的脚步,即将彻底平定淮南,在功业上也将超越父兄。想到这里,他更加意气风发。
但新传来的情报却破坏了他的好心情,两名将领李广和常时不肯出战。
“到这个时候朝中竟然还有魏室的同情者敢跳出来?看来不下重手是难以震慑这群人了。”
司马昭下定决心,立刻传令将此二人斩首示众。
另一方面,对于突出典型也要加以褒奖,这就叫赏罚分明。比如庞会和路蕃二人,本是诸葛诞的下属官员,但是没有受他胁迫,而是突围出来回归朝廷,因此进封庞会为乡侯,路蕃为亭侯。
一番操作过后,军心也稳定了下来。这一次司马昭吸取了上次的教训,他是带着皇帝和太后一起来的,不给曹髦一点操作空间。而且他理由也很充分:汉高祖平英布,光武帝平隗嚣,魏明帝亲临长安对抗诸葛亮,都取得了成功。因为天子亲临前线,可以激发士气。
虽然魏明帝那个例子有点牵强,但这些大体上也都是事实,所以曹髦虽然聪明,但是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驳,只好乖乖跟他出征。
包围网已经彻底完成,魏军也修筑了坚固的防守阵地,寿春城内的淮南军在错失了战机后已成为瓮中之鳖,除了狗急跳墙拼死突围之外,能做的事情确实不多了。
但由于魏军大部分兵力都在围城,可以自由调动的机动兵力就不多了,因此战局到了现在这一步,威胁最大的反而是城外的东吴援军了
东吴援军主将朱异并非泛泛之辈,当初他跟随朱然攻破樊城外围,又在庐江击败过文钦,也算是江东名将了,但是这次他遇上了一个硬茬子。